2塊金牌、1塊銅牌、1個優勝獎,5人參賽,5人獲獎,這是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在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的驕人戰績。
同時,該院還是本屆大賽總分最高、金牌最多、獎牌最多、參賽人數最多的中國參賽單位。
作為金牌大戶的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院長——馮為遠,考慮最多的不是慶功,而是如何把世賽的成績,更好地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去,從而轉化為教學的成果,更好地服務于中國制造2025
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院長——馮為遠↑
要看到成績,更要看到差距
“要看到成績,更要看到差距!”馮為遠院長嚴肅地說。作為親臨賽場的中國隊成員,馮為遠也感受到了我國技能水平與世界先進的差距。
1、賽場幾乎看不到中國設備
“在整個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的賽場,到處可見韓國、日本的設備,三星電子是大賽的贊助商,中國設備幾乎看不到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制造業與國外的差距,反映了我國制造水平與國外的差距?!?馮為遠深有感觸地說。
2、有的比賽工具比國外選手的差
有參賽選手反映,他發現國外選手所用的工具不僅種類比我們多,并且輕便、方便操作,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加快了他們的操作速度。
3、對國際大賽規則的掌握和了解是我們的短板
例如,預先制定下來的競賽規則,裁判團隊也可采取集體投票表決的方式做出改變,這樣就造成了競賽規則在現場中的變化,我們有時候就感到無所適從。
4、外語水平也是我們的一個短板
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選手、教練與國外參賽者的交流,影響了我們向國外優秀選手學習的機會,甚至影響我們在世界技能舞臺上發出自己的聲音。開幕式、閉幕式和日常采訪中,國外的媒體大多采訪那些會英語的外國選手,很少采訪我們中國選手。
5、國外是全民性參與比賽
“還有一個我們在比賽中體會到,國外選手比賽的個人意識可能比較強。我們是國家組織的大賽,就像體育比賽一樣。他們是全民性參與,跟我們有所不同。所以,他們這種全民參與,可能會在比賽中、學習上收獲更多?!?/span>
把世賽成果轉化到教學中
最近,院長馮為遠考慮最多的,不是慶功,而是如何把世賽的成績,更好地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去,從而轉化為教學的成果,更好地服務于中國制造2025。
“我們比賽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拿幾塊金牌,而是要通過比賽促進我們高技能人才的培育!我們不僅要培養出為國爭光的技能競賽精英,還要為全國輸送技能強、綜合素質高、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的高技能人才,這才是我們的根本目的!”
1、 建設世界技能大賽成果研究和開發中心是他們要做的第一件事。
初步的想法是通過中心進行大賽成果研究開發,使大賽成果與教學有機結合,并成為教學的風向標。
2、 其次是通過研究之后,使新的技術、新的技能具有教學性,可以廣泛應用到教學上。
“把世賽的競賽內容和技術標準轉化為我們的人才培養標準,把大賽的成果轉化為我們的教學成果!希望大賽的成果更廣泛地應用到教學上,普及全體學生,使全校學生受益,為社會經濟轉型服務! ”
3、 最后是如何高效利用世賽基地。
目前,他們已經建造并投入使用了兩座世賽基地,分別是塑料模具工程項目和綜合機械及自動化項目?;匾允蕾惖膱龅睾蜆藴蔬M行設計和建設,貼合工廠實際生產環境。
同時,學校引入ISO標準及企業5S標準,以產帶學,將實際企業工作任務融合進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習中。學生們在此既可以學習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,又可以真實的體會到工廠生產過程,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和技能準備。這樣培訓的學生,不僅可以參加世界技能大賽,也可以讓他們畢業后能夠快速適應工廠環境,融入工作崗位。
下一步,他們這兩個基地將逐步向其他有關院校和企業作適當的開放,讓同行參觀、學習、交流,共同為我們高技能人才培訓工作做出新的貢獻。
4、如何適應中國制造的需求,和“互聯網+”相結合,也是下一步他們要突破的重點。
目前,他們已經與德國庫卡機器人等企業進行深度洽談和規劃、準備引進了工業機器人項目,還在考慮現代工業制造業應用怎么跟互聯網結合,考慮精密制造、數控加工如何與互聯網技術接軌。
“不是終點,而是起點!走向世界是我們最終的目標!” 作為金牌大戶的院長,馮為遠沒有沉醉在金牌中,這樣清醒地對記者說。
適應中國制造2025的要求,讓整個學校走向世界,是馮為遠正在考慮的問題。
1、依靠獲獎選手,打造一支高素質師資隊伍是他們的措施之一。
把獲獎選手留校聘為教師
世賽的專家、選手通過世界大賽的歷練,掌握了高超的技能,具備先進的理念,學習了最先進的經驗,個人素質得到了極大提高、眼界得到了極大開闊。因而,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把獲獎選手留校聘為教師,期望他們將來把在世界技能舞臺上的所學所得傳授給更多學生,培養出一大批高素質、高技能、與國際接軌的新型技能人才。這樣一批又一批的高技能人才走出校園,踏入社會,將提高中國制造的競爭力,為實現中國制造2025添磚加瓦。
從源頭上彌補英語短板
針對大賽規則了解不深入和教練、學生外語水平較低的狀況,他們計劃聘請有關國際、國內專家到校研討,并組織和加強對教練、選手的外語培訓,從源頭上彌補英語短板,從而為“人才走向國際搭建一個平臺”。
2、參與更多的國際技能競賽、進行更多的國際交流合作是學校采取的措施之二。
下一步,他們將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和國際交流:
一是繼續多派教師到國外學習,提高他們與國際接軌的能力;
二是多與國外的企業進行校企合作,做到技術、技能上與國際接軌;
三是多派學生參加國際技能競賽,在競賽中學習,在競賽中提高,在競賽中成長。
“我們最終的目標,是通過走向世界,實現我們為全社會培養和造就大批高素質、高技能人才,從而更好地為建設現代制造強國服務,為實現中國夢做貢獻!” 馮為遠堅定地說。
來源: 人社部《職業》雜志